缴费基数60和100怎么算
社保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确定的,并且设有上下限。具体来说:
缴费基数下限 :如果职工工资收入低于上一年度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60%,则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上限 :职工工资收入如果高于上一年度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算术平均数的300%,则以上一年省、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作为缴费基数。
缴费基数中间值 :职工工资在300%—60%之间的,可以按实际工资申报缴费基数。
无法确定工资情况 :当职工工资收入无法确定时,缴费基数则按照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平均工资来确定。
以您提供的“60”和“100”为例,如果这两个数值代表的是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和100%,则意味着:
缴费基数下限为60%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即如果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X元,则下限缴费基数为0.6X元。
缴费基数上限为100%的职工月平均工资,即缴费基数上限为X元。
需要注意的是,缴费基数不仅影响个人缴纳社保的金额,也影响单位缴纳社保的金额,通常单位缴纳的金额是职工工资的一定比例,而个人缴纳的比例通常是固定的。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缴费基数如何影响个人社保缴纳金额?
单位缴纳社保的金额如何计算?
缴费基数与社保比例有何关系?